采收金銀花的時機與套種
更新時間:2014-02-08點擊次數(shù):1766次
金銀花苗成熟后具備非常高的藥用價值,藥材品種的不同,其采收的時間也存在差異,采收期的確定需根據(jù)各品種的生長習性和栽培地的氣候條件而定,不得因貨源緊缺,金銀花苗木價格上漲就提前采收,以免導(dǎo)致藥效成分含量降低,更不能隨意推遲采收期,造成藥材木質(zhì)化加重或腐爛變質(zhì)。
比如,金銀花須待花價上部膨大,含苞未放,呈青白色時采收時較好;板藍根在當年6-8月收割大青葉,11-12月份挖取根部;甘草待移栽后的第二年秋或翌年早春發(fā)芽前收獲,其有效成分含覓較高。
在金銀花行間套種的種植模式可以使經(jīng)濟效益顯著提高。僅以金銀花生長前期套種板藍根為例,分析其經(jīng)濟效益如下:春、夏季節(jié),在金銀花苗2米寬的行距內(nèi),離花墩20厘米,按常規(guī)方法播種板藍根,當年秋季每畝可收獲板藍根300千克,大青葉200千克。按市場價板藍根5.5G/千克,大青葉2.5元/千克,畝收入2000元以上。通過對板藍根的施肥、澆水管理,金銀花從中得到了充足養(yǎng)分而旺盛。第1年可采收金銀花20千克,市價400千克,畝收入800元。第2年金銀花60千克,畝收入2400元,加上套種藥材板藍根的收入,效益相當可觀。第3年金銀花已進人了豐產(chǎn)期,畝產(chǎn)干花150-200千克,效益可達6000元以上。同時,因其形成了一定的隱蔽度,為喜陰懼曬的藥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長條件,故可繼續(xù)套種一些喜陰的藥材品種,可謂是一舉多得。
相關(guān)新聞